紫云自治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日期:2024-03-14 15:47
来源: 紫云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
字号:[ 小 中 大 ]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通过认真分析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新一年工作要点任务,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局主要领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领导班子任副组长,医疗卫生单位、乡镇(街道)计生办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法规监督股,股室负责人具体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等工作,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围绕工作要点,制定年初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为落实好本单位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行政执法体系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一是在本系统全面开展民法典学习,2023年,本单位聘请的法律顾问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1次,局干部职工通过例会学习2次,同时,局领导要求通过手机网络等形式不定期开展个人学习,以民法典为指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行政处罚法、《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规学习,2023年集中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1次、行政处罚法2次、《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次,并通过微信、QQ转载学习,确保三孩生育政策落实落地;三是加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执法队伍间协调配合,截至目前,我局与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环保局、医保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次,共打击非法行医、欺诈骗保、医疗废物废水、饮水安全等违法违规行为148起,共下发监督意见书148份,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开展群众反映强烈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群众来信来访、12345热线为线索,共打击非法行医7家,收到处罚金8.88万元,还有2起案件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处罚约7万元;四是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我局执法大队编制20人,由于局领导重视,通过汇报申请,目前在编人员已增加到18人。执法队伍已统一制作执法服装,亮证执法,新入编部分人员执法证已申请在办理中。执法记录仪等执法终端设备齐全,办公用房达标。
(二)“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一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实施意见》、《紫云自治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要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我局结合本系统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为做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我局制定《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案件公示制度》等相应制度;二是全面建立“一单(事项清单)两库(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一细则(‘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细则)”,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面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主体、权限、依据、程序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随机抽取,监督对象随机抽取,确保执法公正,执法完成后依法将执法结果录入“双随机、一公开”系统,面向社会进行公示。2023年我局共完成“双随机、一公开”96户次,所有监督检查结果都依法面向社会公开,全面推行“双公示”制度,我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案件和行政许可公示制度。2023年,我局共依法公示行政许可152户次,行政处罚148户次;三是依法对每一次行政执法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设置视频监控室,使卫生行政执法过程公开,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即保护当事人权利,也保护执法人员安全,对行政执法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程记录。同时我局采用统一文本格式,使用规范的行政执法文书进行书写记录,并归档保存;四是卫健局主要领导履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分管副局长为本单位法制审核人,负责相关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工作和台账的管理,充分发挥聘请的法律顾问的指导把关作用,确保行政执法程序的合法性。目前,我局无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相关内容;五是明确专门股室负责三项制度日常工作,将行政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单位年度经费预算,确保行政执法经费有保障,加强“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及时收集和上报相关数据。
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情况
通过县内组织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查、专项卫生检查专项活动、部门协同联动、督医专项行动和常规监督检查,从严查处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2023年共立案148件,结案146件,罚款15.8万元(其中有2起案件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处罚7万元;),我局在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无因执法不当导致上访、投诉等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全年我局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四、加强不良行为记分管理
一是我局及时将行政处罚情况录入相应网络平台,做到处罚一家警醒一片作用;二是对医疗机构督查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目前,有5家纳入不良行为记分管理,促使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五、“放管服”改革工作
一是公开行政审批、行政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要件,作好政策衔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将“放管服”改革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及时调整更新权责清单(2023年调整为:168项)、流程图、“颗粒化”清单编制、“七张清单”、“证照分离”、“跨省通办”、证明事项清理、规范性文件清理、“红顶中介”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等清理工作。二是加强与执法大队、疾控中心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督促、沟通、协调,完成好上级交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职业卫生执法监督、饮用水卫生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行政执法案件评查等工作任务。
一是利用节假日、赶集日、宣传日对食品安全、艾滋病防治、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饮水安全等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60余人次。二是通过例会和专题会不定期组织开展执法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培训6次,组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2次,党组中心组带头集中学习法律法规2次;三是利用例会时间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行业内法律法规开展学习宣传;四是通过开展12.4宪法宣传周活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党内法规等开展专题宣讲和学习培训。把法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工作人员公正执法意识和严格执法的能力。
六、信访维稳工作
及时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问题,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的规定,依法依规认真做好如何接访和化解信访事项的学习和培训,重点人员落实责任包保到位,上级领导批示或交办的信访案件及时办理,网上转办的信访件做好工作上的衔接,规范、按时、高质量办结,确保年度无积案。面临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加强综合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理念的客观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2023年,县信访局转交办我局信访件2件,办结2件;县纪委转交办我局1件,已办结1件;到我局来访共6件,已化解5件,1件为无理重复上访,已落实包保稳控;12345热线转办85件,化解处置85件;医疗事故纠纷3件,调解处理3件。重要时间节点的信访维稳工作,已按市、县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要求,做好摸底排查,对重点对象已落实包保责任,并制定工作方案。截至目前,无因责任落实不到位、稳控化解不力导致非正常上访情况发生。
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局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机构架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严重影响卫生监督执法的发展和工作计划,导致影响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因监督对象较多,案件任务繁重,卫生执法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不够,执法能力和案件资料质量有待提高。
三是原老集体卫生人员、计生手术并发症、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等信访维稳工作,因时间跨度大,部分属历史遗留问题,调查取证难,耗时多,化解难度大。
八、2024年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建立规范性文件的备案登记、公布、情况通报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依法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和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真正做到减程序、减时间,方便群众;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健全领导机制,努力做到年初有计划、有目标、有制度、有台账、有信息,做到年中有总结,年终有报告;三是积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强重大决策规则。推进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必经程序;四是继续加大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强化卫生健康行政执法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力度。不断规范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五是依法依规处置化解纠纷矛盾。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按照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推行依法逐级走访,克服困难,及时化解纠纷矛盾;六是为高质量完成下一年全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工作,建议上级部门及时落实我局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机构改革工作,解决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七是根据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时间节点目标任务要求,高质量完成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