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过紫云红色故事——红军住在我们家
日期:2024-12-04 09:07
来源: 县史志办
字号:[ 小 中 大 ]
据姚华珍老人回忆说:民国初年,我家在紫云县最热闹的正大门城门洞外开设马店客栈,为南来北往的商贾马帮和过境旅客提供歇脚食宿。我家门口是条南下望谟和北上安顺的大马路。
1935年4月,县衙官差每天挨家挨户宣传动员,说是共产党大队人马就要打过来了,要各家各户赶紧把牲畜、粮食、衣服和值钱的东西转移,还说共产党来后烧杀掳掠,要大家赶快离家弃城躲避,一时间城里城外人心惶惶,没几天时间,原本热闹的县城变得空荡冷清。因为我爹瘸腿跑不动,加上我妈带着出生不久的幺兄弟,所以我们家就没有离开躲避,只是天天紧闭门窗,提心吊胆地待在家里。
1935年4月13日下午,忽然从塔山坡脚传来枪声。没过多久,城门洞前开始枪声大作,还不时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没过多久,就听吹号声和大队人马的喊杀声传到城门里头去了。
到了黄昏,枪声隐去,又恢复了原先的宁静。突然,我家房前传来“咚咚”的敲门声。紧接着传来“家里有人吗”的问话,一家人不知所措,惊恐万状。按照我爹早先吩咐,我们全家迅速躲藏起来,可是敲门声和喊门声依旧不停,我爹壮胆悄悄过去把门打开。几句对话之后,外面的一些人进到我家里。我爹招呼来人在堂屋坐下后,叫我妈出来烧火做饭,说:“天都黑了,兄弟们赶了一天的路,肯定早就饿了。”然后又叫我和姐姐下楼到后园去抱柴禾来烧火。
我与姐姐把柴禾抱到厨房放好后,我爹点亮堂屋的桐油灯,我们转头朝那些人一看,只见七八个身着补巴衣服的男人,他们在我家堂屋坐着,其中有两个特别显眼,他们穿着青灰色破旧军装、头戴军帽,帽子中间有颗红五角星,其他人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有三四个背着长枪,两个背着亮堂堂的大马刀,有好几个的脑壳、手臂和脚用白布包扎着,有几个哆嗦发抖。我心想:“这伙人莫非就是政府公差满街叫骂的长毛贼、红匪不成?咋没有凶神恶煞的样子?”我们两姐妹仍然非常害怕。“呵呵”,那伙人中的一个边笑边走到我们面前说:“小妹妹,不要害怕,我们是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是专门打国民党反动派和恶霸地主的,是专门打土豪劣绅的,是来帮你们穷人过好日子的,我们是一家人哩!”虽然从来没有听说过红军这个名字,也不知道红军是干什么的,但从他们和蔼可亲的言语表情中,我与姐姐感觉他们不像是坏人,不像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不像是杀人放火的强盗,原先的恐惧感和畏惧感渐渐消除。做好饭菜后,大家围坐着吃起饭来,虽然没有酒肉招待,只有一些蔬菜清汤,但红军和我爹我妈有说有笑,吃得津津有味,三下两下便风卷残云,转眼便剩下一个空甑子,铁锅也露了底。放下碗筷,有个红军从荷包里头拿出一把铜板递给我爹,说是要付饭菜钱和住宿费,我爹死活不肯收下,还拍着胸口说:“你们要是开钱,就是瞧不起我们干人。”红军只好把钱收了回去。
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我与姐姐听到外面路上还有人在走动说话,我俩好奇地把门悄悄打开,伸出头去一看:“哎呀,哪来的这么多人?”月光下,几大排人黑压压地睡在马路上,仔细一看,他们跟家里面叫做红军的模样差不多,心里暗想,肯定全是一伙的了。
我爹看家里那些红军伤的伤、病的病,想到晚上天气寒冷,就请红军入住空着的客房,可红军说什么也不干,说他们睡堂屋地上就可以了,说完自己跑到后园马圈抱来马草,铺垫在堂屋地上就躺下睡觉了。
前波红军在我家吃住两天,临走时拿出一把四川铜板,说是要开住店费,我爹死活没收,反倒把自家食用的两块岩盐和两斗粮食连着治疗创伤和打摆子的草药,一齐送给了红军。那时红军特别需要马匹驮载,我爹还将自家喂养的那匹脚力最好的枣红大马送给了红军,红军感激不尽。
村子里到处都有逃难的人,一片哭喊声,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拂晓,有个放牛娃突然边跑边喊“快上山去看呀,一长串人马来了!”大家上山透过茅草蓬往下看,好长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红旗招展,全部灰黑色服装,向着羊场方向缓缓移动,一直过了3天3夜。
第4天,队伍不见了,山村沉寂得怕人。人们陆陆续续地回了城,只见街上百姓来来往往,喜形于色,有说有笑。不少穷人还穿上新衣,像过年一样高兴,根本没有一点劫后的迹象。高房子的山墙上,还用石灰写着“打倒蒋介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大字标语,让小城更添春色。母子俩走进家门,儿媳见婆婆穿得新崭崭的,拄着拐棍来迎接他们。一块二三十斤重的猪肉挂在火炕吊钩上,不由惊愕了,婆媳俩紧抱着又是笑又是哭。一会儿,张氏叹口气说:“那些烂兵说红军杀人放火,红眉绿眼,都是哄人的。红军打进城来,规规矩矩,讲情讲理,哪家人不沾光?得米得肉,新衣服自己挑选。”她兴奋地接着说:“到我们家送肉送新衣的就是那个洪大叔。他头戴军帽,上面嵌着红彤彤的五角星;身穿灰军装,衣领上有两个红领章,看上去真威武。那些在场上念经卖洋货的都是红军。我活了80多岁还没见过红军,还有女兵呢,她们在街上唱唱跳跳,说红军是干人的队伍,共产党是穷人的救星。你们还记得那个算命的仙人吗?她也是红军,洪大叔喊她‘部长’。她和洪大叔来我们家,恭喜我能活到100岁。他们叫我喊你们赶快回家,说红军不久就会回来,为我们报仇申冤,分房分地,还送了10块大洋给我养老,红军是好人啊!”
张氏还说:“睡在杨伯妈家那个耍猴子的,洪大叔喊他王连长。那天他正在新街口和几个干人摆打日本的龙门阵,中央军的飞机一颗**甩下来,炸倒他们身边的一堵墙。王连长用劲把那个干人推下阴沟,他自己躲避不及,腿上和脸上被炸两块肉。一个女兵给他擦药包扎后,纱布还渗着血,可他一点不放在心上,拄着一根木棍,一跛一跛地和洪大叔在街上走,有说有笑。看他那血淋淋的样子,我忍不住哭了。他走过来坐在我家门口的石坎上,笑着对我说:“老人家,莫伤心,碰破一点皮受一点苦要么子紧?红军是打不死的!”张氏特意指着孙儿说:“幺呀,你快快长大,像红军那样有胆量,为你爹报仇雪恨。”
红军走后,在梅花书院孔庙大成殿的长匾上张贴的“红军万岁!”的红幅虽被撕破,校工班树堂老人却把这四个情谊深长的字刻在梅枝瘦影挡住的石墙上。红军在徐家山墙上用石灰书写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一直被紫云人民千方百计地保护着。
得到红军周济的杨八斤老人,是紫云著名的民间歌手。谁家死了人,都请他去唱“孝歌”。1936年春,他隔壁一个姓杨的独生子被国民党抓壮丁死在外面,家里二老日夜啼哭。八斤老人主动去他家唱“孝歌”。消息传开,引得街上一群老老小小去杨家看热闹。八斤老人这次不同往常,点点鼓声勾起一阵笑语过后,鼓点逐渐沉闷起来,歌声从诙谐变为抑郁,转而是悲凉凄厉“死了的人还不了魂,走了的红军要回来;干人命大想得开哟!想得开,红军不久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