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8

紫云英烈——张恒兹、刘英泰、胡博

日期:2023-12-05 17:43

来源: 紫云县史志办

字号:[ ]

分享到:

张恒兹(1904-1948年),又名啸天,贵州省平坝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贵州省工委军事工作小组成员,安紫边区中共党的领导小组负责人。

刘英泰(1917-1948年),又名刘萤,贵州省安顺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安紫边区中共党的领导小组成员。

胡博(1914-1949年),又名丕基,贵州省安顺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安紫边区中共党的领导人。

1936 年冬,张恒兹受中共省工委派遣来到紫云,以保安队长职务作掩护,开辟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刘英泰奉命打入贵州省政府在安顺举办的常备队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紫云任常备队队长,与先期到达的张恒兹一道活动。同年秋,省工委批准成立中共安紫边区领导小组,恒兹任负责人,英泰为小组成员。二人一面联络地方进步人士和政府爱国官员,开展统战工作,推进抗日救亡活动;一面兴办读书会、宣传马列主义,深结志友,培养革命骨干。先后发展袁克勤、黄松鹤等一批进步青年加入地下党组织。胡博于1943年到紫云,协助张恒兹、刘英泰积极筹组地下武装,开展抗日反蒋斗争。胡博以《新华日报》驻黔特派记者身份,周旋于紫云上层人士之间,广泛接触进步青年,用《新华日报》等革命书刊在青年和进步人士中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在筹组武装暴动经费不足陷于困境时,胡博毅然返回安顺说服母亲将家中田产房屋出卖,所得经费皆尽付于地下活动之用。由于张、刘、胡三人默契配合,促进了安(顺)紫(云)长(顺)边区党的活动和武装斗争。

1942年,刘英泰在青冈林主持成立“安(顺)紫(云)镇(宁)工农革命委员会”,英泰任军事负责人,选定白石岩、青冈林、小鱼洼等村寨为活动基地,组织地下武装。

1945年,胡博偕刘英泰、王权超在安顺双堡海子山创办“知新”补习班,培训骨干。胡博则辗转于边区各地,开展民众串联工作以筹建武装。次年春,会同郑德霖等人,深入紫云的小牛场、克混和长顺的交麻、云盘等地,发动群众,为建立克混地区革命根据地作准备。

1946年秋,张恒兹、胡博召集郑德霖、吴让坤等人在干桥秘会,分析地方武装派系的政治倾向,明确团结与打击对象。会后,恒兹只身潜入紫云西部乡村频频活动,很快筹组60余人枪。

1947年11月,张恒兹、胡博、郑德霖等人组织领导的克混武装暴动威震一方,克混地区工农革命军游击大队正式成立。游击队提出“打倒国民党,建立新中国”等口号,在方圆百里的地域内行使地方政权职能,废除国民党政府的保甲制度及其它政令,武装占据三个多月。次年2月,被国民党派兵镇压,恒兹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策应措施,掩护大批由克混转移出来的人员撤离县境。

1948年3月,恒兹、英泰、胡博等人在安顺城北小学和麒麟屯多次开会,秘商再次举行武装大暴动事宜。由于计划暴露,张、刘被逮捕,胡博脱险。恒兹在狱中常同难友吟唱《夜半歌声》,表达其“只要一息尚存,誓同那封建的魔王抗争”的决心。英泰临刑前嘱咐他人:“尚若能出狱,定要将革命事业继承下去!”1948年10月10日,在贵阳图云关就义。

胡博脱险后潜入云贵边界继续活动,1948年在镇雄被捕,次年3月被害于毕节城郊。